四季风物志丨我们的二十四节气 与万物共生的智慧
中国古人将一岁分为四时,即春、夏、秋、冬各3个月,每月2个节气,一年共有24个节气。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,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,到秦汉年间已完全确立。公元前104年制定的《太初历》,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。
中国古人将一岁分为四时,即春、夏、秋、冬各3个月,每月2个节气,一年共有24个节气。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,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,到秦汉年间已完全确立。公元前104年制定的《太初历》,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。
11月的到来,意味着深秋已经悄然退场,初冬正逐步走进人们的生活。在我国农耕文化中,立冬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,不仅是自然季节的分界点,更承载着丰厚的农事经验与地方习俗。
“水国蒹葭夜有霜,月寒山色共苍苍”,时间过得真快,北京时间10月23日11时50分39秒我们将迎来霜降节气,霜降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八个节气,同时也是秋天的最后一个节气,霜降节气的到来不仅标志着我国一年中昼夜温差最大的节气到来了,同时也意味着马上就要到冬天
“白露化霜”,这句话大家应该知道是啥意思,说明到了一定的时候,早晨的露水就化成白霜了。从白露到白霜,其实介质没变,都是近地面的水汽,变的是气温,并且还是气温越来越低,近地面的气温快接近冰点的时候,我们就可以看到白霜了。当地面的草丛都铺白了的时候,当你用手去抚摸
三天之内,天秤座的人将亲眼迎来两场喜事,不是空泛预兆,是合同盖章、offer到岗那种实打实的确定感。
文章把时间锚定未来七十二小时,因天王星刚脱离退行影响,移入水瓶的机遇宫,星象监测显示轨迹完全契合。
2025年寒露节气于10月8日08时41分正式登场,太阳到达黄经195度的瞬间,标志着仲秋向深秋的过渡。这一时刻较2024年(10月8日14时22分)提前近6小时,但仍在天文历法划定的正常波动区间(10月7日-9日)内。有趣的是,北方多地清晨已出现明显霜冻,而
在元代文人吴澄编著的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中,对“分”有这样的解释:“分者,半也。此当九十日之半,故谓之分……正阴阳适中,故昼夜无长短。”分即半的意思,“立秋”是秋季的开始,“霜降”是秋季的终止,“秋分”正好是从立秋到霜降90天的一半,含有平分秋色的意思。“秋分
判断今年10月8日的寒露早晚,有两个核心标尺:从农历日期看,以九月初一为界,今年寒露在九月初六,属于“早寒露”;
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,认知时令、气候、物候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与社会实践,是阴阳合历中指导农事与生活的重要补充历法。它起源于黄河流域,在春秋战国时期初步形成,西汉《淮南子》记载了完整的节气名称,公元前104年的《太初历》正式将其
秋分之日,太阳黄经达180度,于每年公历9月23日前后交节。此时,阳光直射赤道,昼夜平分。
秋分,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六个节气,秋季第四个节气。斗指酉;太阳达黄经180°;于每年的公历9月22-24日交节。秋分这天太阳几乎直射地球赤道,全球各地昼夜等长。秋分,“分”即为“平分”、“半”的意思,除了指昼夜平分外,还有一层意思是平分了秋季。秋分日后,太阳光
从天文角度来看,秋分这天,太阳到达黄经180度,直射地球赤道,全球各地昼夜等长,真正实现了昼夜的平分。过了秋分,阳光直射的位置由赤道向南半球推移,北半球开始昼短夜长,夜晚逐渐变得漫长。
“金气秋分,风清露冷秋期半。”今日9月23日,我们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——秋分。古籍《春秋繁露》有云:“秋分者,阴阳相半也,故昼夜均而寒暑平。”秋分这一天,太阳直射赤道,全球昼夜等长,之后北半球昼短夜长。之所以得名“秋分”,正是因为它平分了秋季——将
秋分,通常在每年的9月22至24日,此时太阳到达黄经180°。《春秋繁露》曰:“秋分者,阴阳相半也,故昼夜均而寒暑平。”此时太阳光直射赤道,昼夜均分,又正好处在秋季的中期,乃“平分秋色”之时。
时间过得好快,白露节气也是第五天,在间隔十一天就是秋分,今年的秋分是公历的9月23号,农历的八月初二。正常情况晴天要比下雨天方便,可是老辈人却有种说法:不怕秋分雨,就怕秋分晴。这个时节正是农作物收割晾晒的时候,晴天好晒粮食、干农活也很顺溜,为啥秋分这天晴反倒让
2025年9月23日,北京时间02时19分,农历八月初二,我们将迎来秋分,斗指酉;太阳到达黄经180°;于每年的公历9月22~24日交节。古话说“漏钟仍夜浅,时节欲秋分”,点明了这一刻,昼夜平分,秋意正浓。
这会儿太阳已经走到黄经165度的位置,打从春分(黄经0度)开始算,每挪15度就是一个节气,白露就是秋天递来的“降温通知”。
白露,作为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,标志着秋季的深入与天气的转凉。每年公历9月7日或8日,太阳到达黄经165度时,白露便如约而至。这一节气的命名源于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中的描述:“八月节……阴气渐重,露凝而白也。”此时,天气逐渐转凉,夜间水汽在草木上凝结成露
白露,是“二十四节气”中的第15个节气,秋季第3个节气,干支历申月的结束与酉月的起始。斗指庚;太阳达黄经165度;于公历9月7-9日交节。“白露”是反映自然界寒气增长的重要节气。由于冷空气转守为攻,白昼有阳光尚热,但傍晚后气温便很快下降,昼夜温差逐渐拉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