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经

“霜降在头,冻死老牛;霜降在尾,单衣过冬”,今年霜降在哪?

“水国蒹葭夜有霜,月寒山色共苍苍”,时间过得真快,北京时间10月23日11时50分39秒我们将迎来霜降节气,霜降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八个节气,同时也是秋天的最后一个节气,霜降节气的到来不仅标志着我国一年中昼夜温差最大的节气到来了,同时也意味着马上就要到冬天

北斗七星 单衣 黄经 霜降 霜降节气 2025-10-22 00:18  3

11时51分霜降,今年霜降早10多天,老人说“来年荒”,有啥寓意?

“白露化霜”,这句话大家应该知道是啥意思,说明到了一定的时候,早晨的露水就化成白霜了。从白露到白霜,其实介质没变,都是近地面的水汽,变的是气温,并且还是气温越来越低,近地面的气温快接近冰点的时候,我们就可以看到白霜了。当地面的草丛都铺白了的时候,当你用手去抚摸

老人 黄经 古籍 霜降 白霜 2025-10-18 10:50  3

趣闻轶事 | 你知道秋分与中秋节有怎样的联系吗?

在元代文人吴澄编著的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中,对“分”有这样的解释:“分者,半也。此当九十日之半,故谓之分……正阴阳适中,故昼夜无长短。”分即半的意思,“立秋”是秋季的开始,“霜降”是秋季的终止,“秋分”正好是从立秋到霜降90天的一半,含有平分秋色的意思。“秋分

中秋节 黄经 秋分 祭月 趣闻轶事 2024-09-20 17:10  3

二十四节气:流淌在时光里的自然节律与文明密码

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,认知时令、气候、物候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与社会实践,是阴阳合历中指导农事与生活的重要补充历法。它起源于黄河流域,在春秋战国时期初步形成,西汉《淮南子》记载了完整的节气名称,公元前104年的《太初历》正式将其

黄经 公历 节律 南飞 反舌鸟 2025-09-23 16:57  4

今日秋分 | 人间忽晚,山河已秋

秋分,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六个节气,秋季第四个节气。斗指酉;太阳达黄经180°;于每年的公历9月22-24日交节。秋分这天太阳几乎直射地球赤道,全球各地昼夜等长。秋分,“分”即为“平分”、“半”的意思,除了指昼夜平分外,还有一层意思是平分了秋季。秋分日后,太阳光

黄经 张嘉 秋分 张建全 三秋 2025-09-23 09:16  7

秋分:平分秋色,诗意时光

从天文角度来看,秋分这天,太阳到达黄经180度,直射地球赤道,全球各地昼夜等长,真正实现了昼夜的平分。过了秋分,阳光直射的位置由赤道向南半球推移,北半球开始昼短夜长,夜晚逐渐变得漫长。

黄经 秋分 三候 三秋 野苋菜 2025-09-23 06:13  4

秋分出三象,遍地起坟头:今日秋分,老祖宗说的“三象”指什么?

“金气秋分,风清露冷秋期半。”今日9月23日,我们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——秋分。古籍《春秋繁露》有云:“秋分者,阴阳相半也,故昼夜均而寒暑平。”秋分这一天,太阳直射赤道,全球昼夜等长,之后北半球昼短夜长。之所以得名“秋分”,正是因为它平分了秋季——将

北斗七星 黄经 秋分 农谚 斗柄 2025-09-23 07:17  4

老话说:不怕秋分雨,就怕秋分晴 秋分晴有啥可怕的,早看早了解

时间过得好快,白露节气也是第五天,在间隔十一天就是秋分,今年的秋分是公历的9月23号,农历的八月初二。正常情况晴天要比下雨天方便,可是老辈人却有种说法:不怕秋分雨,就怕秋分晴。这个时节正是农作物收割晾晒的时候,晴天好晒粮食、干农活也很顺溜,为啥秋分这天晴反倒让

雨雪 黄经 农作物 秋分 晚稻 2025-09-12 01:07  5

二十四节气中“白露”

白露,作为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,标志着秋季的深入与天气的转凉。每年公历9月7日或8日,太阳到达黄经165度时,白露便如约而至。这一节气的命名源于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中的描述:“八月节……阴气渐重,露凝而白也。”此时,天气逐渐转凉,夜间水汽在草木上凝结成露

白露 节气 黄经 龙眼 白露节气 2025-09-07 05:43  3

白露 | 玄鸟归,燕子亦南飞

白露,是“二十四节气”中的第15个节气,秋季第3个节气,干支历申月的结束与酉月的起始。斗指庚;太阳达黄经165度;于公历9月7-9日交节。“白露”是反映自然界寒气增长的重要节气。由于冷空气转守为攻,白昼有阳光尚热,但傍晚后气温便很快下降,昼夜温差逐渐拉大。

冷空气 白露 黄经 玄鸟 南飞 2025-09-04 18:45  5